同伴关爱 |
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改变糖尿病
我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我国成人糖尿病的发病率从1980年的0.67%已增至2017年的11.6%,从30多年前的“富贵病”,已成为目前人人知晓的“流行病”。
在我国,糖尿病呈现出明显的“三高三低”的特点:一方面,糖尿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医疗费用高;另一方面,糖尿病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达标率低!这种防治现状,很大程度上与患者未接受规范教育和规范治疗有关。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第九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
● 全球糖尿病成人患者达4.25亿,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前3个国家,分别为中国、印度和美国。
● 全球有2.124亿,即50%的成人糖尿病患者没有得到诊断。
● 2017年,全球约有400万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0.7%。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指出:每位糖尿病病友一旦确诊,即应接受糖尿病教育,使病友充分认识糖尿病并掌握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距离预期目标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深度和普及面还远远不够。面对日益增加的糖尿病人群,正规医疗系统负担越来越重,中国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教育模式,摸索出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糖尿病教育新模式以减轻正规医疗系统的负担。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当年的糖尿病日主题定为:糖尿病和教育,降低无知的代价。
2009年到2013年,更是连续五年把糖尿病日的主题定为:糖尿病教育与预防。
可见,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防治中的重要地位!
糖尿病同伴关爱 让糖友帮助糖友
何为“糖尿病同伴支持计划”?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2007年倡议“Peer Support Programmes in Diabetes”(糖尿病同伴支持计划)。
“糖尿病同伴支持计划”,是将有相似人生经历的糖友们组织在一起,相互之间无等级,彼此聆听,讨论问题,给予支持,能分享许多医务人员没有的病患知识及经验。
美国著名教授Fisher指出:糖尿病患者平均每人每年有多达6个小时跟医生会面,仍有8760个小时靠自己,这就是同伴支持的用武之地。
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与管理学组副组长——孙子林教授针对糖尿病教育管理模式,特别提出:随着糖尿病防控形势的日益严峻,糖尿病教育管理模式的改进已经迫在眉睫,同伴支持将会成为糖尿病教育管理的全新模式。
同伴支持形式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具有两项重要意义,其一,使更多患者获得教育机会;其二,提供医务人员所不具有的同伴作用。
糖友之间的同伴支持具体要做些什么呢?
1、帮助同伴在个人日常生活中落实自我管理行为,例如: 健康饮食,运动锻炼, 压力管理,服用药物等。
2、为糖友同伴提供社交和情感方面的支持,例如:鼓励使用自我管理的技巧,给予安慰,协助抒发压力。
3、鼓励同伴在适当的时候寻求专业医护人员和社区资源的协助,这也包括鼓励同伴定期检查,或是回诊追踪,询问疾病相关知识。
4、提供时间有弹性的、持续长期性的支持。
“糖尿病同伴支持计划” 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
目前,“糖尿病同伴关爱支持计划”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德国医院内分泌科定期举办糖尿病自我管理学习班,给予患者系统全面的糖尿病知识培训,并给予个性化指导及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日本糖尿病患者除可享受“一站式”服务(即饮食、运动、药物、心理等指导),还可根据自身意愿选择相应的糖尿病教育课程。在泰国,同伴支持计划从1978年开始,提供居家访视和糖尿病筛查等服务,结果发现病患的健康指数、运动、饮食行为、糖化血红蛋白和生活质量都有改善。
在我国,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建立了5个基地,培训了数百名内科医生及护士,并对互助组长进行筛选、培训来开展同伴支持项目。这些接受过培训的人分别在北京、天津、合肥、桂林、南京展开同伴支持项目。
在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的同伴关爱项目中,由护士开展同伴支持工作,结果显示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抑郁情况得到改善,住院费用明显减少。
“糖尿病同伴关爱教育支持计划项目”在我国正式启动
《糖尿病之友》杂志是我国第一本获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糖尿病教育杂志,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办,解放军第306医院协办。以“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报道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提高糖友的生活质量”为办刊宗旨,以“向读者提供科学、实用的信息”为内容指导方针。
2019年3月20日,由《糖尿病之友》杂志社发起,重庆南丁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糖尿病同伴关爱教育支持计划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糖友联合诊所”隆重举行。
该项目不仅肩负着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同时,还将联合更多的专业医疗机构、糖尿病健康管理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在全国陆续开展“糖尿病同伴关爱学习班”,让有相似人生经历的糖友们组织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相互支持、相互关爱,分享许多病患知识及经验,避免无知付出的代价,共同推动我国糖尿病防治事业的进步。
《糖尿病之友》杂志社社长、糖尿病同伴关爱项目主任——章凌浪先生指出:我国当前有1亿多糖尿病患者,他们的经济状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得到的糖尿病教育机会不同,对糖尿病的认知自然也不同。糖友之间若能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相互支持、相互关爱,那么病程长的老“糖友”在各个阶段的宝贵经验可以让新发病的“糖友”少走很多弯路。
这种“糖友”互助教育模式的推广,将成为我国糖尿病患者教育的必要补充。我们相信,随着“糖尿病同伴关爱教育支持计划项目”的启动,一定可以建立起更多的互助学习小组,一定可以温暖更多的“糖友”!
中国人民解放军306医院原副院长、糖尿病同伴关爱项目专家顾问组组长——许樟荣对该项目也给予了高度的支持和认可,他指出:我国糖尿病防控形势严峻,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推广糖尿病同伴关爱项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希望项目组成员群策群力,尽快探索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同伴关爱模式,推动糖尿病教育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社会化,这不仅是糖友的需要,更是本项目的责任和使命!
同伴关爱 开班盛况
糖尿病同伴关爱教育支持计划项目启动以来,目前已在重庆、徐州、昆明等地成立了首批教育基地。其中,由重庆南丁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重庆教育基地,截止2019年年底,已开展糖尿病同伴关爱学习班达到400余场,参与学习的糖友达到了1万余人次。这种全新的糖尿病教育管理模式于2019糖尿病日之际,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栏目组的采访报道。
未来,南丁公司计划用2-3年的时间,让3-5万名糖友能有机会参与糖尿病同伴关爱学习班!让广大糖友人人学会自我管理,这是糖尿病同伴关爱教育支持计划项目的责任和使命。
健康中国 人人有责
同伴关爱 共享健康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下,国家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糖尿病同伴关爱计划项目的成立,就是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健康中国的号召。
同病相怜,心手相牵
同伴关爱,共享健康
这是糖尿病同伴关爱项目的奋斗目标。
愿这种糖尿病教育管理模式真正成为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的补充,帮助更多的糖友享受健康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