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前世今生糖尿病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病种之一,想要真正学会如何防治糖尿病,首先要从真正了解这一疾病开始。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脚步,一起来探访糖尿病的前世今生。 糖尿病最早的文字记载在古埃及,公元前1550年,人们在贵族墓群发现了一张莎草纸古抄本。这是人们在世界历史上发现的第一本医学实用病征列表,里面记述了多种常见的贵族疾病,其中包括一种叫做“多尿”的疾病,那就是古印度人发现如果谁的小便会招来蜂拥而上的蚂蚁,谁就肯定患上了这种疾病。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份糖尿病文字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医学史学价值。 到了17世纪,糖尿病的认识开始从“多尿”逐渐转变为“糖尿”,英国医生托马斯.威利斯记录到患者的尿液非常甜,就像是掺了糖或蜜,他大胆推测这种物质来自血液,然后才出现在尿里。 1776年,另一位英国医生马修多布森,通过蒸发患者的尿液实验,得到了红糖样的物质,并证明是糖。从此以后,“糖”和“尿”两个词组成了这种疾病,这就是糖尿病的发现历史和名字由来,糖尿病的研究开始走入正轨。 而当时在西方,虽然从16世纪开始,就有人在不断地探索糖尿病的治疗之道,但到了1918年,唯一能延长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只有美国医生艾伦发明的饥饿疗法——这是一种被患者的父母视为“惨无人道”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通过粗暴极端的饮食限制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效果甚微却又极为痛苦,通常仅能让患者多延长可怜的几个月生命,然而患者全都变得瘦弱不堪,奄奄一息。 很多患者都无法坚持这种治疗,甚至有很多患者最后没有死于糖尿病,而是死于残忍的饥饿。但是当时,这种极端的疗法是糖尿病患者唯一的希望。当时可以这样说,一旦患上糖尿病就等于被判了死刑,患者只能坐以待毙,别无他法。 直到1921年,加拿大糖尿病医生班廷首次将一种名叫“胰岛素”的物质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第一批糖尿病人接受了胰岛素的注射治疗,效果非常好,几乎所有患者都从病态的消瘦恢复了健康。 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举行的,庆祝发现胰岛素的盛大欢乐场面,甚至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那里举行庆祝典礼的规模。无数忍饥挨饿、终日用水煮白菜充饥的糖尿病患者们终于可以稍稍放心地摄取一些平时可望而不可即的肉类、谷类和油脂类的食物了。而这一切在发现胰岛素之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1923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颁给了班廷医生,1991年,为了表彰他的卓越贡献,联合国将他的生日——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 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胰岛素的发现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但遗憾的是,胰岛素的发现并没能阻止人们患上糖尿病的脚步。 反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饮食、生活型态的改变,糖尿病在世界各国的发生率与盛行率都急速攀升,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17年发布的第八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全球约有4.25亿糖尿病患者,我国成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约1.14亿人,居世界首位。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的人类第三大健康杀手。
虽然目前仍缺乏根治糖尿病的有效药物,但是,伴随科技发展,全球范围内一些最新的具有影响力的糖尿病防治项目不断落实,糖尿病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如胰岛移植治疗、人造胰腺计划、糖尿病基因疗法、一周给药一次或一月给药一次的降糖药物等,都是糖尿病领域的新突破。
面对糖尿病带来的全球性挑战,全世界的糖尿病友都应振作起来,积极治疗,用良好的心态、先进的疗法、正确的生活方式来与病魔做抗争,相信糖尿病一定能够迎来被攻克的那天,治愈的曙光就在前方。 |